官方宣布!全國藥店總數突破55萬(附各省數據)
醫藥網4月23日訊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綜合和規劃財務司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發布《藥品監督管理統計年度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分別對2020年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的相關行政受理、審批、監管等情況進行了匯總分析,披露了包括藥店數量、執業藥師數量等不少藥店最關心的數據。
藥店總數突破55萬
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藥品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57.33萬家。其中,零售藥店24.10萬家,占經營企業數量的42.03%,零售連鎖企業和門店數量31.92萬家,占比55.68%,批發企業1.31萬家,占比2.29%。根據《報告》中披露的數據顯示,全國藥店總數(不含連鎖企業數量)為553892家,連鎖率超56.50%。
相較于2019年末的6701家,2020年末全國共有連鎖藥店6298家,數量上減少了403家,這與企業并購存在一定關系;連鎖企業控制的門店以及單體藥店數量均有增長,相較于2019年末的29.0萬家,連鎖藥店門店數量凈增2.3萬家,約為31.3萬家,單體藥店數量則從23.4萬家增加到24.1萬家。
近年來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藥品零售連鎖化率保持逐年提升的態勢,從2013年的36.57%提高至2020年的56.50%,并從2017年開始反超單體藥店,一改數量上的弱勢,而零售連鎖率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市場集中度及降低政府監管成本和企業經營成本。
對于未來的競爭格局,標點信息副總裁、零售資源平臺總經理程謀就表示,經過近幾年大規模的并購,零售藥店行業已初步形成層次分明的四層競爭結構。
全國大型藥店:10家左右;數千家門店,百億級銷售。資金實力雄厚、管理經驗豐富、全國并購擴張的主力軍。
區域大型藥店:50家左右;數百或近千家店,數十億銷售。財務和生態投資者的最愛,有資本的支持,是并購擴張的另一股主要勢力。以省內拓展為主,開始面向全國。部分省出現寡頭,部分還沒有。
中型藥店:500家左右;100~200家店,數億銷售。身家豐厚的老板,最熱門的被并購對象;再向上走很累,處于不進則退的重大變革期。最終大部分會消失:向上或被并購或被淘汰。
小型藥店:近5000家小連鎖及23萬家單體店;少于50家店或單店,銷售不足1億。小連鎖特色鮮明,近期被并購熱度上升。單體店很頑強。
執業藥師人數近60萬?廣東注冊人數位居全國首位
《報告》指出,2020年共有3.96萬人獲得藥學類執業藥師資格,8.73萬人獲得中藥學類執業藥師資格。截至2020年底,全國累計在有效期內的執業藥師人數為59.42萬人,注冊人數同比增加15.16%。注冊人員執業領域分布為:藥品生產企業0.66%、藥品批發企業5.78%,藥品零售企業91.10%,醫療機構2.44%。2020年全國執業藥師注冊人數前5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山東、四川、河南、江蘇。
一年檢查近300萬家次
在監管方面,《報告》披露,2020年各級監管機構共檢查藥品經營企業304.25萬家次。其中,檢查批發企業4.75萬家次,發現存在違反藥品經營相關管理規定行為的企業5855家次,完成整改6451家次。檢查零售企業299.50萬家次,發現存在違反藥品經營相關管理規定行為的企業8.49萬家次,完成整改9.18萬家次。
此外,2020年共查處藥品案件6.17萬件,同比減少19.97%。查處藥品案件貨值金額7.34億元,同比減少63.11%。從貨值劃分來看,貨值10萬元以下的案件占藥品案件總數的99.53%。從案件貨值金額總額來看,有8個省的藥品案件貨值金額總額都超過了1000萬元。貨值50萬元以上案件共有95件,同比增加35.71%。其中,貨值1000萬元至1億元案件7件,分別為湖南(2)、上海(2)、廣東(1)、新疆(1)、河南(1)查處;1億元以上案件1件,為廣東查處。
2020年來源于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的案件占藥品案件總數的80.88%,來源于監督抽驗的案件占總數的5.58%。藥品案件的違法主體以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為主,分別占到藥品案件總數的72.38%、21.88%。查處結果方面,責令停產停業262戶,同比減少81.21%;吊銷許可證91件,同比減少28.35%;移送司法機關327件,同比減少74.01%;刑事處罰119人,同比減少2.46%。